目前,項目建設(shè)正在快速推進,2月19日,永廣鐵路中心試驗室順利通過業(yè)主和監(jiān)理站聯(lián)合驗收;2月25日,丙滿隧道出口正式進洞施工,成為永廣段6個標段首座進洞施工的隧道;3月13日,二號拌合站順利通過業(yè)主和監(jiān)理站聯(lián)合驗收;3月28日,蜻蛉河特大橋首根樁基開始施工,成為全線首個進行樁基施工的橋梁。目前隧道工程累計開挖140米,仰拱施工27米;路基累計挖方10萬方;蜻蛉河特大橋6、7號墩樁基已施工完畢,8、9、10號墩身共施工樁基14根,2號墩承臺澆筑完畢,1號墩承臺開挖完畢。開工累計完成產(chǎn)值4000余萬元。
建設(shè)者譜寫奉獻之歌
為了實現(xiàn)項目早日完工,很多工程建設(shè)者放棄了休假探親的機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當記者來到正在施工的丙滿隧道時,45歲的何治剛師傅正在作業(yè)面上打鉆。從23歲參加工作算起,何師傅修鐵路已經(jīng)有21年了,參與過蘭新復線、內(nèi)昆線、渝淮線等10余條鐵路的建設(shè)。為了配合工程進度,近6年來何師傅沒有在家過過一次春節(jié)。今年本來有機會回家過年,可是年前他又被抽調(diào)到永廣鐵路項目,這一干又是半年多。由于常年在外,家里的擔子都落在了愛人身上。可是每當看著自己參建的一個個隧道貫通,一條條鐵路通車,天塹變成了通途,何師傅就覺得自己的付出很有價值。
“選擇了這個事業(yè),就要吃得起苦。”這句話成了永廣項目一分部黨支部書記曾志輝的口頭禪。23年的修路生涯中,曾志輝錯過了很多與家人歡聚的機會,孩子出生時他在修蘭新鐵路,第二次見面,孩子已經(jīng)7個月大了,再見時孩子都能喊人了,卻不認得他。曾志輝的愛人是永廣項目的實驗工程師,夫妻倆長期扎根在項目上。
在鐵路建設(shè)一線,除了很多像曾志輝夫婦這樣的夫妻檔之外,還有不少父子兵。王許民和王小根父子倆是陜西渭南人都在工地上操作防水板臺車,既是工友又是父子。作為老師傅的老王對兒子的要求很高,盡管修鐵路辛苦,但是老王對小王的要求是“一定要堅持干下去”。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鐵路建設(shè)者們默默奉獻,描繪著云嶺大地磅礴的交通圖。
記者 胡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