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一個美好的詞匯,是一個有力量的詞匯。夢想是什么?我認為夢想就是美好的、尚未達到的,但又可以實現(xiàn)的這么一種東西。”這是人民日報社對外交流合作部副主任張勇6日主持第六屆10+3媒體合作研討會媒體圓桌討論時的開場白。
上世紀30年代“美國夢”的提出,立即給當時大蕭條的美國人民帶來了振奮人心的力量;美國黑人政治家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是世人傳頌的名篇;2008年北京奧運會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被世界記住;現(xiàn)在,我們的“中國夢”成為焦點。
夢想的“正能量”正在聚集。以“中國夢·亞洲夢”為主題的第六屆10+3媒體合作研討會伴著暖暖的冬陽在昆明拉開帷幕,來自東盟10國、中日韓及東盟觀察員國——南亞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巴基斯坦的50多家主流媒體負責人坦誠相待、各抒己見、求同存異,用觀點和思想的碰撞展示亞洲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攜手共建亞洲夢
“今天,我們媒體人坐在一起談中國夢、亞洲夢,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解讀。當人們談到亞洲的時候,全世界都在想,那是經濟發(fā)展最有活力的地區(qū),不是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總編輯馬為公為亞洲自豪。研討會上,各國媒體代表用他們的視野和角度詮釋著本國的夢想和亞洲的夢想。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副總編輯扎卡里亞·阿卜杜勒·瓦哈布說:“馬來西亞是亞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覺得亞洲夢也是我們馬來西亞的夢想。”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吳梭漢坦言,緬甸的夢想是要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這里,不同國家的夢想匯集起來,彰顯著亞洲夢的雄心壯志、波瀾壯闊。
“亞洲國家需要繁榮和平,希望從西方的影響中解放出來,更加獨立。為了這樣的目標,中國夢和亞洲夢同樣重要,因為世界增長的重心已經從西方轉向東方。”泰國民族多媒體集團兼泰國東盟電視臺執(zhí)行總編輯他農·康頌認為,正是由于有著相同的夢想,各國間存在互相不理解和誤解的情況,最終都可以通過對話溝通、通過理解合作得到化解。
菲律賓《馬尼拉公報》高級記者、前菲律賓記者協(xié)會主席羅伊·馬巴沙說,中國在報道與菲律賓相關等問題時非常中肯。大眾報業(yè)集團副總編輯魏武表示,“10+3”已成為命運共同體,在經濟、金融全球化的時代,相互依存的共識進一步加深。
參會代表紛紛表示,由于各國的共同參與,這片土地更加開放,也使得這個地區(qū)更加繁榮和壯大,亞洲各國離夢想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