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云嶺時評丨在深、淺閱讀間找到平衡點
云新聞評論員 龍敏飛
數字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與廣度遠超以往,打開手機,幾分鐘就可看完一篇報道;通過視頻,三五分鐘就能了解一部名著的要點……這種淺閱讀模式以其碎片化、快節(jié)奏的優(yōu)勢,迅速成為許多人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而傳統(tǒng)的深閱讀模式,則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機。然而,若想在信息時代保持清醒頭腦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必須找到深閱讀和淺閱讀之間的平衡點。
淺閱讀的好處顯而易見。其契合了現(xiàn)代人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讓人們能夠在碎片化的時間里獲得大量信息。再加上智能算法的加持,更能精準推送給用戶感興趣的內容,能迅速滿足用戶需求。淺閱讀就像是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載著我們快速瀏覽世界的風景。但淺閱讀的弊端也很明顯,過于追求速度與效率,難以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甚至還會讓人們失去深度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一現(xiàn)象,值得警惕。
相比淺閱讀,深閱讀則像是一場精神的修行。它要求讀者靜下心來,沉浸在文字構建的世界中,與作者進行跨越時間的對話。在深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獲得知識,還能培養(yǎng)想象力與批判性思維。閱讀經典名著,可以感受人性之多樣、世界之多變;研讀學術著作,可以深入理解專業(yè)知識、構建系統(tǒng)的認知框架……深閱讀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通往智慧深處的大門。
數字時代的到來,給了我們重新審視閱讀方式的契機。淺閱讀打開了我們了解世界的窗口,深閱讀則幫我們塑造思維、提升素養(yǎng),在喧囂時代依然能保持內心的寧靜。我們要在深閱讀和淺閱讀找到平衡點,充分發(fā)揮二者的優(yōu)勢,讓閱讀持續(xù)成為滋養(yǎng)心靈、提升自我的源泉,在信息時代依然能守住思維的深度和精神的豐盈。
云南日報-云新聞編輯:黃世俊 黃芳
審核:李興文
“云嶺時評”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龍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