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云嶺時評丨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云新聞評論員 余國鵬
生活中我們常見這樣的場景:熱愛讀書的父母,其子女也會在潛移默化下自覺讀書,進而形成良好的書香家庭氛圍。從一個家庭觀察整個社會,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喜歡閱讀的人多了,相互影響、相互帶動,一個地方就會不斷累積書香氣息,逐漸形成熱愛讀書的濃厚氛圍。
書籍是文脈的載體,閱讀是文脈的接續(xù)。我國自古就有耕讀傳家的良好傳統(tǒng),如今這一傳統(tǒng)已上升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2014年以來,“全民閱讀”連續(xù)12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在系列舉措高位推動下,個人志趣和國家戰(zhàn)略同頻共振,閱讀成為更多人樂于參與的時髦行為,新時代的書香浸潤在街頭巷尾、家家戶戶。
然而,電子產(chǎn)品干擾、碎片化閱讀、輕閱讀等也一再被人詬病。比如同樣的1個小時,可以用來刷短視頻、看電視劇、閑聊,也可以用來讀書。不同的選擇引向不同的生活方式,但顯而易見,讀書往往能帶來更深刻的思考、更充實的獲得感。把零碎的時間用起來,把讀書的點滴串聯(lián)起來,持之以恒,閱讀才能成為一種習慣;而且如投石入水,隨著閱讀的漣漪不斷向外擴展,可以帶動更多人參與進來,形成更濃厚的讀書氛圍。
讓更多人參與閱讀,還需把知識的各種載體、平臺用好用活。當前,單純的紙質讀物已經(jīng)無法適應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難以滿足大家隨時隨地閱讀的需求。固然紙質讀物給閱讀者帶來的感受不可替代,但電子讀物和平臺也能讓人體驗到閱讀的樂趣,沒必要把兩者對立起來。總之,紙質書和電子書都是通往知識世界的途徑,只要能讓人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就應該成為我們推動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濃厚氛圍的工具和方式。
云南日報-云新聞編輯:李興文
審核:黃芳
“云嶺時評”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余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