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云南風 “舞”出圈
近日,由快手青春娛樂主辦的“快手廣場舞大賽總決賽”在景洪市圓滿收官,9支來自全國的優(yōu)秀舞團齊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展開終極對決。賽場上,極具云南特色的孔雀舞、打跳、跳舞草等元素穿插其中。當歡快的旋律響起,現(xiàn)場瞬間化作歡樂的海洋,參賽者與觀眾一同打跳、互相潑水,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大賽現(xiàn)場還特別設置了傣族舞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參賽者與觀眾沉浸式感受傳統(tǒng)舞蹈的魅力。
KK多民族舞團表演廣場舞。
KK多民族舞團表演廣場舞。
經(jīng)過角逐,湯圓兒舞團、潤潤廣場舞團、kk多民族舞團分別斬獲冠亞季軍。本次賽事通過快手直播吸引了3356萬人次“云參與”,實現(xiàn)民族文化與全民健身的線上線下聯(lián)動。
多元民族文化點燃舞臺
當哈尼族農(nóng)耕文明化作舞步,當苗族銀飾的叮咚聲成為編曲靈感,廣場舞正悄然成為民族文化傳承的新載體。
賽場上,kk多民族舞團身著民族服飾登場,讓人眼前一亮。她們以哈尼族傳統(tǒng)舞蹈為靈感,將扭腰、擺胯、跺腳等動作與現(xiàn)代舞的空間調度、節(jié)奏變化巧妙融合,同時融入哈尼族音樂歌謠,讓傳統(tǒng)元素煥發(fā)新生。
苗家芊芊舞團同樣亮點十足。這支團隊由舞蹈教師、非遺愛好者、自由藝術創(chuàng)作者等組成,她們因對苗族文化的熱愛而相聚。從手工苗族服飾到原生態(tài)舞蹈動作,從蘆笙舞韻律到銀飾聲響,搭配竹編背簍、油紙傘等道具,她們的表演融入了大量苗族非遺元素。
選手們手挽手跳舞。
兩支舞團將民族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藝術巧妙融合,這不僅是舞蹈形式的創(chuàng)新,更是云南多元民族文化活力與魅力的生動寫照。
云南一直是短視頻創(chuàng)作的沃土,去年“云南打歌舞”在快手出圈,“不會打歌學打歌,阿哥咋擺你咋擺”的音樂一響,人們自發(fā)圍成一圈,跟著節(jié)奏搖擺。“云南打歌舞”經(jīng)快手舞蹈、顏值等垂類發(fā)酵,相關內(nèi)容站內(nèi)播放量達11.5億次。今年4月,“云南潑水節(jié)”也成為快手熱搜詞,多次登上熱榜。
廣場舞迎來青春力量
廣場舞常被與拉著音響、跳著舒緩舞步的奶奶阿姨們畫上等號。然而,快手廣場舞大賽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此次西雙版納站比賽,35歲以下的年輕選手占了一半以上。
年輕人與廣場舞的“破圈”故事早已上演。去年,中國傳媒大學碩士郭佳祎憑借快手連麥跳青海搖迅速走紅。他組建的中國傳媒大學廣場舞隊,每周都在學校操場活動。郭佳祎說:“我們需要打破一些刻板印象,比如男生或者年輕人不跳廣場舞。”
當年輕人涌入廣場,廣場舞也變得更加亮麗、更具青春氣息。湯圓兒舞團以辣妹風、甜妹學院風等穿搭,適配不同音樂風格,吸引了很多20歲左右的年輕人成為她們的粉絲。
傳統(tǒng)廣場舞隊也開始變得更有“網(wǎng)感”。檸檬廣場舞團表示,他們會選擇熱門的短視頻歌曲作為廣場舞配樂,混編傣族舞、街舞、爵士舞等舞蹈,吸引了眾多年輕人觀看。目前,舞團獲贊最高的一條短視頻,使用了在快手爆火的國風歌曲《笑納》。
截至4月21日,“快手廣場舞大賽”話題播放量超57億次。快手青春娛樂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上熱門的廣場舞短視頻呈現(xiàn)出風格多元、全民娛樂特點,這表明廣場舞正成為全年齡段運動,希望通過“快手廣場舞大賽”,記錄下人們在音樂中舞動的鮮活時刻。“未來,我們將繼續(xù)為大家搭建更廣闊的舞臺,以舞會友,以舞傳遞對生活的熱愛。”
云南日報-云新聞記者:李喜翠
編輯:竇崇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