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瀘西:人勤春早好風光 萬畝洋芋播種忙
近期,隨著天氣轉暖,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三塘鄉(xiāng)的1.3萬余畝洋芋地迎來播種熱潮,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忙碌的身影。
在李子箐村委會小阿棚村民小組村民紀文紅家的洋芋地里,翻耕機正開足馬力地在田野間來回穿梭,泥土的芬芳撲鼻而來,土地被翻耕得整齊有序、線條分明,一家人忙著開溝、下種、施肥、蓋土……分工明確又配合默契。放眼望去,紅綠相間的良田、往復運轉的機械與農戶忙碌的身影相互映襯,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
“春節(jié)過后是種植洋芋的最佳時節(jié),我家今年計劃種20多畝,現在已經種了一半,估計還要一個星期就能完成全部種植。”紀文紅介紹,自家種植的洋芋品種主要是“青薯9號”,與傳統(tǒng)品種相比具有生長周期短、產量高、抗病蟲害能力強等特點,非常適合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我們有信心種好管好,預計到7月上旬就可完成采挖,然后就可以輪種白菜、青蒜等蔬菜,互不耽誤。”
“我們村今年預計種植洋芋5000余畝,主要有‘青薯9號’‘合作88號’兩個品種,前者種植得更多一些,占比達到了80%。”李子箐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李貴華表示,這幾天正是農戶最忙的時候,預計到春分前后將完成全部種植工作。
根據田塊耕種條件,李子箐村的洋芋種植采取機械與畜力相結合方式進行,高效有序,在節(jié)省人力、縮短種植時間的同時,提高了種植精度和效率。當地還在品種改良、種植技術提高、農資供應等方面下足功夫,讓農戶有效規(guī)避種植風險,保證洋芋產量與品質“雙提升”。
據悉,洋芋產業(yè)是三塘鄉(xiāng)的傳統(tǒng)特色產業(yè)。為保障今年洋芋的豐產豐收,當地早謀劃、早部署,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市場化肥、種子等農資物品供應充足,全力保證春耕生產農資需求。同時,安排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進行指導幫助。
云南日報-云新聞記者:饒勇
通訊員:尹秘 張永霖
責編:袁熙
審核:普婭鑫(饒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