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界上最小的種子在龍陵開花了
近日,在保山市龍陵縣深山密林中,巡護人員偶遇幾株開著迷你小白花的植物。經(jīng)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譚運洪鑒定,確定為蘭科斑葉蘭屬植物?斑葉蘭。?斑葉蘭為世界近危物種。
?斑葉蘭是多年生地生草本植物,因其葉上布滿不規(guī)則的白色點狀斑紋而得名。其植株高通常在15厘米至35厘米,花莖上長有柔毛;披針形的花苞片長約12毫米,寬約4毫米;半張開的花朵呈白色或帶粉紅色;菱狀或倒披針形的花瓣長約7毫米至10毫米,寬僅為2.5毫米至3毫米。由于它的植株矮小,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
野生的斑葉蘭主要是靠種子進行繁殖。都說斑葉蘭的種子很小,那么,它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呢?有關(guān)資料顯示,1萬粒斑葉蘭種子相當于1粒芝麻的重量。斑葉蘭的種子又小又輕,長約1毫米,直徑不到0.05毫米,猶如飛揚的灰塵一般,只有在專業(yè)的顯微鏡下才能看得清楚。斑葉蘭的種子,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單體體積最小的植物種子和最輕的植物種子。
?斑葉蘭花期一般在每年8至10月。在微距鏡頭里,?斑葉蘭的葉形呈橢圓形,碧綠葉面上帶有形態(tài)各異的斑點。莖干串串微開的花簇,形如飛鳥,在林下營造出一種“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和諧意境。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精致而晶瑩剔透的花朵,其中萼片頂端的兩個粉紅色斑點,酷似兩只“小眼睛”……其花朵的這些獨特外形特征,總能令人聯(lián)想翩翩。
據(jù)悉,?斑葉蘭在我國主要分布于云南、山西、江蘇等地,在云南龍陵主要生長在原始密林或山坡、溝谷的闊葉林下,喜潮濕或半陰濕的環(huán)境。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物種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附錄Ⅱ,為受國際貿(mào)易公約保護物種。
云南日報-云新聞記者:楊艷鵬
通訊員:郁云江 楊榮廷
責編:龔怡丹
審核:謝祥睿(楊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