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云新聞畫報·云南故事丨“神奇列車”在高原飛馳
“活了二十多年,第一次見雙層火車。”10月7日,一名大學(xué)生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返校乘坐的雙層火車,引發(fā)關(guān)注。其拍攝的照片顯示,列車外部車身藍白相間,上下兩層均設(shè)有獨立車窗,車廂內(nèi)部設(shè)有樓梯連接上下兩層。這趟頗受關(guān)注的列車是由陜西寶雞開往重慶西的K1002次列車。
云南也有雙層列車,而且不只是雙層,隨著高鐵時代來臨,綠皮的“慢車”,百年的“米軌”也成了旅客們爭相追捧打卡的熱門點。今天“云新聞畫報·云南故事”就為您講述一個“云南火車”的故事。
網(wǎng)紅“雙層列車”
2014年9月12日,由昆明開往麗江的K9658次民族文化品牌雙層列車首發(fā)。這趟“雙層”列車也成了“網(wǎng)紅”打卡點,十年來,這趟列車累計開行7300列,運送旅客超千萬人次。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期間發(fā)送旅客1.5萬人次。
這趟列車由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客運段承擔值乘任務(wù),列車途經(jīng)楚雄、大理、鶴慶3個站點。從2021年10月11日起,車次變更為Y752/4次,國鐵昆明局對列車的軟硬件服務(wù)設(shè)施進行了全新升級改造。升級后共有硬臥、軟臥、軟包3種鋪別,每趟雙層民族文化旅游列車都有7間軟包。軟臥、軟包也最受旅客歡迎。“雙層”的樓梯分設(shè)在每節(jié)硬臥、軟臥、軟包車廂一端的連接處,方便旅客上下。
“聽說這趟車有個全國獨有的‘一人軟包’,非常搶手,我們就是慕名來打卡的,果然名不虛傳。”從山東來旅游的張先生忍不住為這趟列車點贊。
從昆明出發(fā),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窗外,云南的壯麗山水畫卷徐徐展開,翠綠的山巒、廣袤的田野、清澈的河流一一映入眼簾,讓人心曠神怡。隨著列車的前行,你可以欣賞到滇池的浩渺煙波,感受大自然的雄渾與壯美。當列車駛?cè)臌惤硟?nèi),那如詩如畫的古城風貌漸漸浮現(xiàn),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那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值乘這趟列車10年,我見證了列車的每一次升級換代,也見證了無數(shù)旅客的來來往往。在我心里,早已把這趟列車當成了我的家,每次把旅客安全、舒適地送到目的地,得到旅客的認可,就是對我最大的肯定。”列車長李文雯說。
高原“幸福慢車”
清晨6時30分,天還未亮,昆明至元謀西的7466次公益性慢火車早已停靠在昆明站上,等待著旅客們的到來。
入秋后的昆明清晨時有陣雨,前來坐車的旅客們陸續(xù)前來,列車長楊兆祥一邊為旅客們指引車廂方向,一邊提醒著大家注意腳下,“茶爐在進車廂的右手邊,找到座位后先喝杯熱水暖身子。”6時54分,7466次列車冒著蒙蒙細雨駛離昆明站,列車員們細心地把旅客上車時在車門處抖落一身雨水拖洗干凈,像是雨季和列車心照不宣的默契。此時,楊兆祥便開始第一趟車廂巡視,一方面檢查列車設(shè)備設(shè)施是否運行正常,一方面關(guān)注車內(nèi)旅客動態(tài)是否需要幫助。
楊兆祥在列車上
昆明至攀枝花6162/1次公益“慢火車”自1970年7月開行,全程351公里,沿途經(jīng)停云南、四川兩省境內(nèi)20多個車站。沿成昆線緩慢而堅定地穿行在大山之間,串起沿線一個個村莊,一開就是50年。2020年5月25日起,昆明至攀枝花6162/1次公益性慢火車運行區(qū)段調(diào)整至昆明至元謀西,昆明至元謀間運行徑路、停站保持不變,車次更改為7466/5次。
沿線人民群眾來說,這趟停靠站多、價格便宜、服務(wù)優(yōu)質(zhì)的列車成為了經(jīng)商購物、務(wù)工求學(xué)、走親訪友的重要交通工具。成了沿線百姓的“公交車”,幾代人靠著這趟“小慢車”走出大山,去往外面的世界。
2020年5月24日6162/1次進站
2020年1月9日,廣通北至攀枝花南正式開通運營,昆明至攀枝花間首次開行時速160公里的“復(fù)興號”動車組列車,將兩地之間的運行時間由原來的5個半小時縮短至2小時左右,讓云南元謀、永仁步入動車時代,邁入經(jīng)濟發(fā)展快車道。
百年“米軌小車”
米軌鐵路,指的是軌距為1米的窄軌鐵路,主要分布于中國云南、越南、緬甸、馬來西亞等地。其中,中越之間的米軌鐵路被稱為“滇越鐵路”,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它曾被英國《泰晤士報》譽為與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并列的“世界三大工程奇跡”之一,它也被云南人編入“順口溜”?:“云南十八怪,火車沒有汽車快,鐵路不通國內(nèi)通國外”。
滇越鐵路人字橋 記者 黃興能 攝
1910年,滇越鐵路正式通車,這是中國第一條通車的國際鐵路。雖然只有30公里的時速,卻給云南帶來了第一個水電站,第一家電報局,第一家外國銀行,第一個酒吧……1914年,作為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動車組”,“米其林”動車在滇越鐵路上飛馳,時速達到100公里,一直開行至1984年。
近年來,滇越鐵路作為一種獨特文旅IP,煥發(fā)出新的光彩。2020年10月1日,石屏“狀元號”米軌旅游觀光小火車開通運營。2024年暑期,7至8月兩個月期間,石屏“狀元號”、建水古城小火車、開遠南北軌道交通列車三趟米軌觀光列車共計開行441列,運送旅客6.78萬人次。而在越南,滇越鐵路,至今仍是一條重要的經(jīng)濟命脈。鐵路從越南河內(nèi)的龍邊大橋通往港口城市海防。作為河內(nèi)城市主要的交通樞紐,無數(shù)火車、汽車、自行車和摩托車每天穿橋而過。
列車駛過中越鐵路大橋
2023年12月,中越兩國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提出,將推動中越跨境標準軌鐵路聯(lián)通,研究推進越南老街-河內(nèi)-海防標準軌鐵路建設(shè)。今年8月20日,中國和越南發(fā)表了《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guān)系、推進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shè)的聯(lián)合聲明》,其中提到,中國同意為越南制訂諒山-河內(nèi)、芒街-下龍-海防標準軌鐵路項目規(guī)劃和老街-河內(nèi)-海防標準軌鐵路項目可研報告提供支持。
一百多年來,這條鐵路見證了中越兩國人民共同經(jīng)歷的無數(shù)風雨,也記錄了中越兩國人民攜手共進、共創(chuàng)輝煌的歷程。
云南日報-云新聞出品
策劃:謝煒
統(tǒng)籌:張海燕 黃佳倫
云南日報-云新聞記者:戴菲
美編:林顯富
部分素材來源于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