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傳承,景頗族織錦綻放永不凋謝的“斑色花”
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芒章鄉(xiāng)魯洛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景頗族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排扎先,正悉心教導孫女編織“斑色花”。絲線挑選、顏色講究、起針示范、圖片編織、力度控制……排扎先耐心指導著孫女編織絢麗的織錦。
排扎先耐心指導著孫女編織絢麗的景頗族織錦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景頗族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排扎先
景頗族織錦作為景頗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景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實用品,更是承載著民族記憶、文化傳承和情感寄托的藝術瑰寶。過去,景頗族婦女們憑借著精湛的技藝,用手中的絲線編織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織錦,這些織錦被廣泛應用于服飾、裝飾等方面,成為了景頗族文化的獨特標識。
織錦過程中,排扎先向孫女示范如何起針
“景頗族織錦是民族記憶與靈魂,每一個圖案和色彩搭配都蘊含深意”,排扎先說道。她家中有三臺織錦機,但因織錦費工費時,年輕人多不愿學。如今她將技藝傳給孫女,在這小院中將景頗族織錦技藝與文化傳承延續(xù)。在祖孫的傳承之中,景頗族織錦將綻放出永不凋謝的“斑色花”,在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閃耀著景頗族的獨特光彩。
景頗族織錦色彩鮮艷,花紋圖案別具一格
云南日報-云新聞通訊員:朱秋璇
責編:張耀龍
審核:普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