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歷時4年7個月,滇中引水工程又一超10公里長隧貫通
10月5日,隨著龍?zhí)端矶?號支洞上游與龍?zhí)端矶?號支洞下游順利貫通,由中鐵八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楚雄8標龍?zhí)端矶矗瑲v時4年7個月,整體實現貫通,標志著滇中引水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龍?zhí)端矶次挥诔垡妥遄灾沃葜莸撠S市和武定縣境內,全長14.037公里,分為楚雄7標、8標兩個標段施工,中鐵八局承建的楚雄8標龍?zhí)端矶慈L10.168公里,隧洞最大埋深385米,設計流量100立方/秒,斷面型式為馬蹄形洞型,斷面凈空尺寸為8.26×8.96米,前段為“滇中紅層”泥質巖夾砂巖,后段為昆陽群白云巖、板巖等,軟巖及斷層帶約占61%,斷層發(fā)育,圍巖條件總體較差、四類、五類圍巖合計約占62%。
自2020年3月10日進洞施工以來,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項目部主動出擊,克服運輸難度大、地質復雜、隧洞單工作面長距離鉆爆掘進、隧洞工程地質復雜、特殊地質類型多、隧洞圍巖穩(wěn)定條件總體差等重難點,積極通過超前地質預報、安全監(jiān)測、動態(tài)調整施工參數等方式,嚴格控制隧洞變形,不斷優(yōu)化施工工法,強化工序銜接,嚴格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勤測量”的隧道施工原則,圓滿完成了施工任務。
根據施工過程中的存在問題和挑戰(zhàn),項目部積極開展科研攻關,《引水隧洞大坡度斜井與主洞交叉段施工技術探析》入選中文核心期刊,《大坡度長距離水工隧洞斜井有軌運輸施工工法》《大坡度斜井拱架快速制安施工工法》入選水利部工法,《馬蹄形水工隧洞移動式臺車縱向滑模底拱施工工法》入選云南省及水利部工法,《一種用于大坡度斜井混凝土輸送溜槽加工成型的裝置》等13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授權,《新型水利隧洞底拱滑動模板結構的研制》QC成果獲中建協(xi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二等獎,《提高斜井拱架安裝施工質量合格率》等8項QC成果獲云南省優(yōu)秀QC成果,為破解工程建設推進難題開辟新通道。
中鐵八局滇中引水楚雄8標項目總工程師吳慧林一直從事隧道施工,參與滇中引水工程建設前,全程參與了大瑞鐵路的建設。龍?zhí)端矶簇炌ó斕欤锌卣f道,滇中引水工程的建設與大瑞鐵路相比,無論是工程體量還是施工難度,有過之無不及。下一步,項目部將持續(xù)貫徹落實云南省委、省政府關于滇中引水工程建設全面提速的決策部署,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按照施工計劃向前沖刺,力爭早日實現通水目標,惠及沿線百姓。
云南日報-云新聞記者:胡曉蓉
通訊員:李毅德
責編:袁熙
審核:謝祥睿(胡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