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書屋、初心展館、VR黨建情景體驗……緊鄰騰沖市和順古鎮(zhèn)艾思奇故居的“能行好哲院”一經(jīng)建成,就成為黨員干部、當?shù)厝罕妼W哲學的好場所。
“能行好哲院”取“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之意。自建成開放以來,一場場黨史學習教育現(xiàn)場教學活動在這里舉行,通過讀書分享會、追尋哲人足跡、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心得。截至8月底,“能行好哲院”共接待100余場次2900余人。
今年6月,為了讓紅色教育“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騰沖市在實施“和順鎮(zhèn)水碓社區(qū)2021年推動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項目”中,依托紅色資源打造了一線、一品、一碼、一廊、一院、一道“六個一”黨史學習教育精品紅色學習體驗線路,實現(xiàn)了紅色教育由室內向室外延伸。
“我們努力把紅色資源運用好、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和順鎮(zhèn)黨委書記普亞增說,每一條精品紅色學習體驗線路,都串聯(lián)了和順圖書館、艾思奇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和順路線、政德大道、家風文化長廊等。
騰沖市充分用好馬克思主義大眾哲學家艾思奇故里這一鮮活載體,開展“學哲學,用哲學”系列主題活動,充分利用好艾思奇百姓宣講團和艾思奇大眾哲學講堂,把“哲學”搬上“講堂”,讓講堂成為學哲學的課堂,促進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騰沖市編輯出版了《〈大眾哲學〉簡讀》,豐富學習載體和內容,營造了學哲學、用哲學的濃厚氛圍,在廣大黨員干部中掀起學習熱潮。一部講述艾思奇及其哲學思想的舞臺劇《信仰的火炬》,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深奧的哲學通俗化、大眾化。
騰沖市以全市黨員干部為學習對象,努力讓百年黨史走進大眾,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用哲學思維推動實際工作。
短評
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騰沖市開展“學哲學 用哲學”系列主題活動,是將“重視哲學思維、善用哲學方法,學好哲學、用活哲學”落到實處,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具體舉措。
用好哲人故里這一重要資源,讓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新時代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把學哲學用哲學作為思想建黨的“傳家寶”、解決問題的“金鑰匙”、領導干部的“必修課”,騰沖市的實踐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記者 楊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