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5|91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两根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国产中文精品成人|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男女肉粗暴进来|亚洲免费电影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二区|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暖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动漫,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导航福利国产

logo
要聞云南 觀點 云關注 州市 文體 輻射中心 云視覺 信息公開
首頁 > 州市 > 正文
民生福祉看得見摸得著
      發(fā)布時間:2020-12-05 03:46:03   來源:云南日報
分享到:

西灑鎮(zhèn)瓦廠村委會幸福新村的孩子們在村里開心玩耍。 記者 陳飛 攝

清晨,西疇縣一中6個年級的4400名學生在嶄新的塑膠足球場上舉行升旗儀式,足球場四周是整潔的校舍。校長鄭杰告訴記者,以前的一中校園狹窄,由于辦學條件差,70%的好生源都往州一中、市一中去了。“現(xiàn)在相反,70%的好生源能留下。”鄭杰說。

從2014年全縣失輟學學生350人,到2020年貧困家庭輟學學生實現(xiàn)動態(tài)清零。

從2017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病致貧率32.83%,到2020年下降了14個百分點。

從2014年全縣仍有8.6萬人住在危房中,到2020年沒有一戶農戶住危房,沒有一戶農戶無住房……

數(shù)據背后,是西疇縣千方百計抓好貧困群眾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工作,保障群眾的民生福祉。

教育有保障 入學不再難

教育是斬斷窮根的根本。過去,教育負擔是壓在西疇貧困群眾身上的大山。上學難、上學貴,造成很多家庭棄教。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西疇縣按照“要脫貧教育先行”的思路,弘揚“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扶智”與“扶志”兩手抓。

“扶智”,控輟保學,保證義務教育不失學。

為了從根子上補上教育基礎設施短板,財政緊張的西疇縣亮出大手筆。首先是建設校園,西疇縣委書記蔣俊說:“我們下定決心,砸鍋賣鐵也要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用來辦教育,全力拔除‘窮根’。”2014年以來,在山大石頭多,人多耕地少的條件下,西疇把縣城最好的840畝土地規(guī)劃用于建學校,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投入13.44億元,新建和改建校舍15萬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從9.85平方米提高到14.85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3.2萬平方米。現(xiàn)在全縣各鄉(xiāng)村都用最好的條件來辦學,最好的房子是學校。

僅2017年,西疇縣投入6.18億元,實現(xiàn)縣第一中學、第二中學和職業(yè)高級中學的整體搬遷,新建縣城關中學和縣思源實驗小學,將興街中學整體劃轉到縣第二中學辦學,利用縣職業(yè)高級中學原校舍改建縣第三小學,用興街中學原校舍改建興街鎮(zhèn)第二小學,新增學位9300余個(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位7300余個),硬件基礎設施基本能滿足未來10年教育的發(fā)展需要。

其次是強壯師資隊伍。2014年以來,通過特崗、事業(yè)單位招聘、緊缺人才招聘等,為全縣補充教師1053名,逐步為鄉(xiāng)村學校配齊了音、體、美和英語專業(yè)教師。

5年來,西疇縣投入教育扶貧資金累計67.35億元。

為了讓失學輟學的孩子重返校園,2020年6月,縣里籌建了西疇縣第三中學,承擔起全縣教育的“兜底”工作,將全縣失學、輟學、厭學、退學的學生集中在一起,實施封閉式、軍事化的教學與管理。

目前,西疇縣貧困家庭輟學學生已實現(xiàn)動態(tài)清零。

“扶智”的同時,西疇縣強化“扶志”。讓貧困戶的素質先脫貧,轉變貧困人群“等靠要”的思想。

西疇縣建設“農民黃埔軍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對全縣農村黨員、村(組)干部、致富帶頭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其他群眾,全面實施培訓,讓農民在接受科學理論傳播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綜合素質。

目前,縣里還與文山州財貿學校初步達成聯(lián)合辦學意向,通過組織開展農民中青班學歷提升培訓,用3年時間幫助18至40周歲有需要的農民完成中專學歷。

健康有保障,看病不再難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的一個難點。2017年,西疇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病致貧率達32.83%,許多家庭不敢生病、生不起病,“小病拖、大病扛”。

2020年,全縣因病致貧率下降了14個百分點。

西疇縣中醫(yī)院內干凈整潔,設有11個臨床醫(yī)技科室并擁有CT及普通X光攝片、全自動血細胞計數(shù)儀等88種設備,這里還開展中藥、刮痧、推拿、針灸等中醫(yī)特色治療。

家住江六村委會上馬朵村的溫仕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患病20年,近年來她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先診療后付費與“一站式”服務帶來的好處,醫(yī)保給貧困戶報銷95%的比例,讓她每次在縣中醫(yī)院看完病后,只需支付幾十元至百元。

對于大病、慢性病患者和重病患者,西疇縣都實施了分別對應的保障方案。

背著醫(yī)藥箱、騎著摩托車,這是家庭醫(yī)生黃艷飛進村隨訪的日常。興街鎮(zhèn)東升衛(wèi)生室共5人,下轄23個村,黃艷飛“管”了6個村。村里的慢性病、孕產婦管理、兒童預防針,高血壓、糖尿病檢查,都歸她“管”。

目前,西疇縣每個村都有衛(wèi)生室,每個村衛(wèi)生室都配有1名有資質的鄉(xiāng)村醫(yī)生,一些小病、急性病在村里就能得到治療。全縣組建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團隊197個,累計簽約服務建檔立卡貧困戶48276人,做到了應簽盡簽、應服盡服。

2017年至2020年10月,西疇縣人民醫(yī)院共收治建檔立卡貧困戶3.4萬人,住院金額合計1642萬元,其中醫(yī)保報銷1565萬元,報銷比例達95%。

住房有保障,安家不再難

陸順梅家住西灑鎮(zhèn)湯谷村,村里至今保存著壯族民居建筑群,按照縣里統(tǒng)一規(guī)劃,陸順梅家曾經破舊的房屋進行了保持原貌的宜居提升改造。2018年女子太陽節(jié)期間,一批有名的作家和畫家在她家住了半月之久。

2014年,西疇縣仍有8.6萬人住在危房中,其中C級危房1849戶、D級危房19940戶。為此,西疇縣把改善農村群眾住房條件作為脫貧攻堅主攻任務。

縣里投入資金7.79億元, 累計對2.7萬戶農戶房屋進行安全鑒定,實施危房改造21789戶。目前,全縣已經沒有一戶農戶住危房。

土坯房到處漏雨,家里的衣物經常發(fā)霉,山體滑坡也威脅著生命安全,孩子們上學、老人看病很困難,山上的屋子,余學仙“一天也不想住了”。兩年前,興街鎮(zhèn)新興社區(qū)的新房剛封頂,余學仙一家就迫不及待地搬下山來。

“我自己在社區(qū)里的扶貧車間打工,丈夫在鎮(zhèn)上從事搬運工作,收入比以前強了很多;婆婆看病方便了,孩子讀書也近了,老少都能照顧好。”生活變了樣,余學仙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在興街鎮(zhèn)拉孩村,干凈整潔的道路通村到戶,家家戶戶都建起了樓房,寬敞的院子里種滿了花,一派美麗的鄉(xiāng)村風景。

住房有了保障,安家不再難。現(xiàn)在的西疇,實現(xiàn)了從“憂居”向“安居”“優(yōu)居”的歷史轉變。(記者 施穎 段毅 劉珈彤)

責任編輯:羅宇
云南日報網 滇ICP備11000491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報報業(yè)集團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云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71-64166935;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3120170001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110報警服務 可信網站身份驗證 網監(jiān)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