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一早,等候出境的車輛就已排成了長龍,磨憨口岸又開始進入一日的繁忙狀態(tài)。
中午11時許,一個從老撾南塔出發(fā)的泰國旅游團隊帶著輕松的微笑順利進入磨憨口岸。“現(xiàn)在通關提速了,20人的旅游團隊只需10分鐘左右就全部辦完了入境手續(xù),這要在3年前差不多需要1小時時間。”帶領團隊入境的劉茹女士對記者說,她常年組織旅游團經磨憨口岸在西雙版納與泰國之間往返,對邊境口岸的通關效率提升感受尤為明顯。
近年來,磨憨口岸立足開放前沿,積極拓展口岸功能,目前已獲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進境糧食、進境植物和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以及羅漢松特定口岸。隨著磨憨國際陸路快件監(jiān)管中心、關累進口肉類口岸建成運營,口岸綜合功能不斷得到提升。
通過實施“放管服”改革,勐臘(磨憨)成為全省行政審批事項劃轉和集中最多的縣區(qū),審批時限總體提速70%以上。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與邊民互市系統(tǒng)成功對接,實現(xiàn)中老間人民幣現(xiàn)鈔跨境調運,并通過推行邊民互市場所化管理模式,引進指紋錄入先進設備,全面推進通關作業(yè)無紙化、自助通關及旅游團隊網上報檢等多項通關改革,加快推進口岸提效降費工作,促進跨境貿易便利,不斷提升通關效率。
2018年,磨憨口岸進出口貿易總量完成367.94萬噸,同比上升5.15%;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量完成213.1萬噸,同比上升12.93%;出入境人員總數(shù)175.61萬人次,旅游總人數(shù)39.95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總收入5.26億元,比上一年增長55.69%。
記者 戴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