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實施項目落地和易地扶貧搬遷大會戰(zhàn)
3年內完成10萬人易地搬遷
本報訊(記者 李壽華) 近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近千名干部群眾聚集在瀘水市上江鎮(zhèn)大練地村,參加城墻壩易地扶貧安置點開工儀式,吹響打贏項目落地和易地扶貧搬遷大會戰(zhàn)集結號。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保瀘高速、美麗公路、通用機場、大華電站、中交怒江連心橋等一大批事關怒江長遠發(fā)展的項目先后落地,給怒江州發(fā)展注入了強勁的引擎和活力。9月13日,繼3月份集中開工第二批重點項目后,怒江州又集中開工5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72.6億元,覆蓋4縣(市),涉及交通基礎設施、社會事業(yè)、農業(yè)農村和產業(yè)建設、市政房地產等,為脫貧攻堅和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傍晚,福貢縣匹河怒族鄉(xiāng)黨委書記和福生還在五湖安置點查看工程進度。身旁,10棟紅底黃墻、具有民族特色的安居房已拔地而起。“建成后,脫坪、色德小組和其他村組的163戶貧困群眾將圓安居夢想。”和福生說,鄉(xiāng)里有3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他和鄉(xiāng)長董燁分別掛點蹲守,主動對接,主動服務,每天的進度每天上報,有問題、困難現場協調解決。瀘水市洛本卓白族鄉(xiāng)刮然村村民李國業(yè)和妻子秋收后就著手準備搬遷事宜。“以后搬到怒江新城,那里工地多、活路寬。媳婦干保潔,我去建筑工地打工,日子肯定比山上好。”
今后3年,怒江州要完成10萬人的易地搬遷,時間緊、任務重。各縣(市)想思路、出實招,吹響項目落地和易地扶貧搬遷大會戰(zhàn)集結號,干群連心,明確目標,細化責任,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3年行動,確保2016年、2017年搬遷建設任務今年10月底前搬遷入住;2018年搬遷建設任務12月底前竣工,明年春節(jié)前全部入住。精準鎖定新增搬遷64483人任務,抓實抓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功能配套,培育發(fā)展綠色香料和旅游文化產業(yè),加大草果、花椒、砂仁等香料作物種植面積,推進200萬畝綠色香料產業(yè)基地建設,加快推進1.2萬戶農村危房改造,確保讓貧困群眾住上安全住房,圓安居脫貧夢想。
責任編輯:董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