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百川民族文化服飾有限責任公司,在服裝生產車間里,50余臺縫紉機唧唧作響,裁剪、縫紉、燙熨、包裝,工人們嫻熟地操作著。“新來的幾個員工,都是聾啞人,你們要多耐心指導。” 公司總經理李青艷反復叮囑幾位師傅。
百川公司位于蘭坪縣金頂鎮(zhèn)七聯(lián)村,主要生產民族服飾和床上用品,是蘭坪縣2016年昆明南博會期間的招商引資項目。
左腳嫻熟地踩著踏板,眼睛盯著縫紉機針線,雙手拿著用來做衣領的材料,32歲的蔣花做起活來一絲不茍。“身有殘疾,沒有手藝,去哪里打工人家都不愿意要。”蔣花說,她家在啦井鎮(zhèn)高寒山區(qū),加上自己右腳殘疾,無法進行重體力勞動,生活甚是艱苦。如今,百川服飾給了她就業(yè)機會,讓她有了固定收入,生活有了保障。
楊海泉夫婦是金頂鎮(zhèn)官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楊海泉雙腿殘疾,妻子耳聾,以前靠種田為生,兒女都在上學,日子過得很窘迫。去年10月,楊海泉夫婦被百川服飾聘用,成了服裝生產線的骨干。“保底工資每月1200元,加上計件工資,每人每月收入2000元。只要產品銷路好,我們就吃穿不愁。”楊海泉告訴記者,公司上班包吃包住,還有保險金,他和妻子每天一起上下班,彼此有個照應,周末還能照顧家人,生活工作兩不誤。
李青艷介紹,公司現有53名員工,多數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其中殘疾員工有38人。以后發(fā)展壯大了,可以解決本地150名貧困殘疾人就業(yè)。
記者 李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