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在云南舉行的帶有“瀾滄江—湄公河”字樣的活動一場接著一場;同時,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不少云南組織或參與的活動好戲連臺。大家明顯感到:云南與瀾湄“戀情”升溫。這也是云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zhàn)略的具體體現。
“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發(fā)源于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全長4880千米的瀾滄江—湄公河,是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等沿岸六國民眾世代繁衍生息的搖籃。
隨著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深入推進,近期,作為中國沿邊開放前沿以及湄公河五國好鄰居的云南,在經貿、旅游、教育、體育、農業(yè)、科技、醫(yī)療等領域,與各國互動頻繁,“一家親”的氛圍溫暖人心。正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3日在老撾媒體發(fā)表的署名文章《攜手打造中老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中所說:瀾湄合作機制自2016年正式啟動以來取得了豐碩成果,體現了“瀾湄速度”和“瀾湄效率”,培育了平等相待、真誠互助、親如一家的瀾湄文化。
云南走在前
云南是中國最早參與瀾湄合作的省份
瀾湄合作中,云南在多方面具備“先天優(yōu)勢”和“有利條件”,是中國最早參與瀾湄合作的省份,多年來與湄公河各國的交流合作取得了可喜成績。
11月24日,在昆明舉行的2017瀾湄合作滇池論壇上,云南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高樹勛介紹,當前,云南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和把云南建設成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目標定位,著力建設互聯互通基礎設施,著力推進國際產能合作,著力構建現代產業(yè)體系,著力深化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為瀾湄地區(qū)互利合作、共同發(fā)展提供更多便利、創(chuàng)造更多機遇。
分析人士預期,隨著云南與其他省份高鐵、航空等快速交通網絡日趨完善,云南聯接中國腹地和湄公河地區(qū)的橋梁作用將日益顯現。相關人士還建議,云南要立足農業(yè)省份的實際,加快促進培育普洱茶、鮮花、核桃、牛肉、蔬菜等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大產業(yè),推動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走出去”開拓國內國際市場。
“瀾湄合作與‘一帶一路’聯系密切,要進一步深化‘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瀾湄合作。”11月24日,在2017瀾湄合作滇池論壇上,瀾湄合作如何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偉談到,瀾湄合作機制成員處于“一帶一路”倡議的節(jié)點地區(qū),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都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瀾湄合作可以發(fā)揮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引領作用,其中,云南可以大有所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zhí)行局主任張曉強建議,積極推進能源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同步做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發(fā)揮好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務實積極推動多邊雙邊合作、深化人文合作交流等,有利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同時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帶來光明前景。
職教結聯盟
瀾湄合作要做接地氣的“推土機”
“瀾湄合作不做高大上的‘清談館’,要做接地氣的‘推土機’。”在教育領域,云南牽頭為瀾湄合作作出了實質性的貢獻。云南民族大學在外交部的支持和批準下成立了瀾滄江—湄公河職業(yè)教育基地,并依托基地平臺成立了瀾湄國際職業(yè)學院和瀾湄職業(yè)教育聯盟。學院和聯盟的建設列入了瀾湄合作第二次外長會議重要成果清單,是“2017年云南省11項教育工作重點任務”之一。
11月24日,瀾湄職業(yè)教育聯盟入盟簽約、瀾湄國際職業(yè)學院和瀾湄職業(yè)教育與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昆明舉行。“今年9月,瀾湄國際職業(yè)學院已經招收了兩個專業(yè)120名學生。國際學生的招生工作正在進行中,將于明年實現。”云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陳魯雁說,學院的建設路徑是:由六個國家政府主導共商、六個國家的一流院校牽頭、六個國家共同組建理事會;企業(yè)、院校、研究院等共同參與辦學,形成國際化辦學的典范。
簽約、揭牌儀式當天,云南民族大學在昆明舉辦了首屆瀾湄職業(yè)教育聯盟圓桌會議。會上,與會各方都贊賞成立瀾湄職業(yè)教育聯盟的創(chuàng)意和倡議,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余仲文建議,瑞麗應發(fā)揮區(qū)位和開放優(yōu)勢,讓瀾湄國際職業(yè)學院超過一半的學生半工半讀,同時多組織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職業(yè)技術教育在緬甸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并正在進行改革。”仰光外國語大學副校長米米昂表示,他們學校目前設有英文、中文、法文、日文、德文、韓文等多種語言專業(yè),希望通過語言培訓,為瀾湄職業(yè)教育聯盟的建設發(fā)展出一份力。
“清邁大學現在有3000多名來自約50個國家的留學生, 瀾湄職業(yè)教育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提高區(qū)域內高校的國際化程度。”泰國清邁大學校長助理塔拉帕補充說。
“中國和云南愿與周邊國家分享職業(yè)技術教育方面的經驗。”云南民族大學校長那金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云南民族大學將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國際化辦學理念。“瀾湄職業(yè)教育聯盟搭建了職業(yè)教育共商共建的新平臺,而瀾湄國際職業(yè)學院的開辦及專業(yè)的設置,都將基于云南和周邊國家的實際需要來考慮。”
旅游搭橋梁
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推進工作
11月23日,由云南省旅游發(fā)展委員會主辦,中國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規(guī)劃研究院承辦的瀾湄合作系列活動——2017中緬旅游文化路演啟動。
云南代表團通過旅游文化路演和自駕游等形式,深入了解緬甸旅游資源、全面體驗緬甸文化,同時將云南旅游產品及企業(yè)推介到緬甸,加強兩地旅游業(yè)界合作。
在深入緬甸的過程中,大家真切感受到:在“一帶一路”倡議和瀾湄合作機制的推動下,緬甸與中國的旅游合作越來越深入,進而帶動緬甸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更加完善,國際游客逐漸增加,當地百姓也得到了更多實惠。
11月17日,瀾滄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聯盟工作會在昆明舉行,瀾湄六國相關部門、企業(yè)代表圍繞“建立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的主題建言獻策。
越南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夏文超說,建立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能讓各國受益,越南積極支持并正在努力參與相關工作。
“各國在政策、法律法規(guī)等方面存在差異,應加強溝通協(xié)調,促進出入境便利化。”泰國體育和旅游部常務次長蓬帕努認為,云南牽頭建立邊境旅游試驗區(qū)和跨境旅游合作區(qū),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柬埔寨代表們則希望相關國家更多地關注對瀾湄區(qū)域的旅游投資,尤其是旅游景區(qū)、住宿、餐飲等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建設。“交通連到哪里,游客走到哪里,旅游投資就跟到哪里。”
“《三亞宣言》提出的‘增進旅游交流與合作,改善旅游環(huán)境,提升區(qū)域旅游便利化水平,建立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為瀾湄旅游合作發(fā)展勾畫了藍圖。”湄公河五國代表們還特別肯定了云南作為中國參與瀾湄合作的前沿省份,為推進聯盟建設提供的支持和保障。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按照會議達成的共識,云南將主動拜訪湄公河各國有意向參加聯盟的旅游城市,就完善聯盟章程和概念方案、組建聯盟理事會、確定入選城市名單等事宜與各方磋商對接、交換意見。
有專家指出:瀾湄旅游區(qū)可以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目的地推向國際旅游市場,打造“瀾湄”國際旅游品牌,使之成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中最活躍、最緊密的一部分。
記者 儲東華 朱海 王世學 劉江林/文 陳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