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潤泉
筆者下鄉(xiāng)聽到一則“趣聞”:有位農(nóng)藝師來自己的掛鉤村開展核桃嫁接技術培訓,并和村里的“行家”比了一番,結(jié)果農(nóng)藝師嫁接的成活率遠遠低于村里的“行家”。紙上談兵誰不會,一比賽自然輸給實干的人。
當下,一些黨員干部總覺得工作時間長了,職位高了,能力和水平自然而然就高了,認為不學習照樣能夠干工作,滿足于一知半解、淺嘗輒止,更有甚者自我感覺良好,總覺得對各種政策熟爛于心,對業(yè)務技能相當熟練,在群眾中間往往總能夸夸其談一番,但在解答群眾政策疑惑,具體操作指導某項技能的時候卻往往黔驢技窮,無法將政策“嫁接活”、送到家。這樣的干部在群眾看來就是“不接地氣”。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服務群眾既不能敷衍了事。黨員干部要懂知識,懂政策,更要長于干、不空談、不做秀、不做假。要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多到基層接地氣,多到現(xiàn)場摸實情,加深對客觀情況的了解,對實際問題的認識。從實踐中獲得思想啟迪,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望聞問切”“解剖麻雀”,接地氣,肯實干,才能尋獲到解決問題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