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向威廉·華萊士紀念碑敬獻鮮花
“非常感動!感謝大家為我父親做的一切!”22日和23日,美國飛虎隊中尉威廉·華萊士之女朱迪·艾凱斯與丈夫到宜良縣和嵩明縣憑吊尋訪時,難掩內(nèi)心激動。
從宜良縣清水塘村到華萊士犧牲地紀念碑,要走約30分鐘的山路。當紀念碑終于出現(xiàn)在眼前,年過七旬的朱迪淚水奪眶而出。“這是我第一次如此靠近爸爸。”朱迪說,從小我就認為父親是個英雄,沒想到在遙遠的中國也有那么多人關(guān)注父親。
華萊士紀念碑重約1噸,碑文兩面為英文,兩面為中文,于2006年2月由研究中美二戰(zhàn)合作歷史的民間組織“共享光榮”小組組織者美國人盧百可和貴州人周祖新帶領(lǐng)設(shè)立。因當時還沒有關(guān)于威廉·華萊士親屬的消息,紀念碑以盧百可的名義設(shè)立。去年9月與朱迪取得聯(lián)系后,盧百可即開始籌備朱迪到中國的尋訪交流活動。
參與紀念碑修建的清水塘村村民李俊華介紹,當時,按清水塘村李氏家譜的輩分排列和李俊華父親的輩分“樹”字,還給威廉·華萊士取了個中文名字——李樹華,讓他成為了李氏家族的一員。李俊華說,從年齡上朱迪算是他的姐姐,這次遠方的親人萬里迢迢過來,他很高興:“我自己也當過兵,深知和平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李俊華說,保護紀念碑的傳統(tǒng)將一代代傳下去,也希望朱迪一家人多來清水塘看看。
朱迪夫婦到訪清水塘村時,恰好是元宵節(jié)。夫婦二人與村民共度團圓佳節(jié),并向村里上學的孩子進行捐贈。朱迪說,之前對云南僅有很粗略的了解,但現(xiàn)在這片土地與自己有了非常特別的聯(lián)系:“我在家里曾是唯一的孩子,現(xiàn)在我多了一個大家庭。”
朱迪夫婦還前往位于嵩明縣的二戰(zhàn)時期羊街機場遺址參觀,與仍健在的機場修建工人交流并贈送禮物:“親自到這里走走、與這里的人們交流,我對父親有了更完整清晰的了解。同時,我也深深地為當?shù)厝嗣竦臒崆橛焉坪蛯v史的保護感動。”
威廉·華萊士于1943年底赴中國戰(zhàn)場參加抗日活動,1944年6月執(zhí)行任務(wù)時墜機犧牲于宜良清水塘村附近,時年25歲。
記者 劉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