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者,政務也。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日常工作皆是“政事”。毫無疑問,黨員干部就該多謀政事。大到謀篇布局,小到具體落實。把心思放在部署工作上,把精力用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尤其是在改革步入深水區(qū)、扶貧進入攻堅期的當下,經(jīng)濟轉(zhuǎn)型“陣痛不斷”,環(huán)境治理“壯士斷腕”,正風反腐阻力不小,體制改革“攔路虎”畢現(xiàn),諸多困難擺在黨員干部面前。全黨上下唯有勠力同心、全力以赴,聚精會神搞建設、凝心聚力謀發(fā)展,才能向組織和人民交上一份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答卷。
多謀政事,干部需要干字當頭、實字當先。甘當“燃燈者”的鄒碧華、把小事做到完美的馬長林、因過度勞累倒在崗位上的盧玉寶……地方發(fā)展、人民幸福依靠的正是千千萬萬“善謀政事”的干部,他們默默無聞、扎根基層,用行動助力一方脫貧攻堅,用熱血賡續(xù)共產(chǎn)黨人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多謀政事者,人生才有價值;善謀政事者,工作才有業(yè)績。黨員干部心系“政事”,才能無愧于共產(chǎn)黨人“先鋒隊”的光榮稱號。
然而,揆諸實際,個別人卻不理政事談人事,不傾心于工作而醉心于“公關”。何為人事?無非就是交際應酬、說情請托、人情世故而已。熱衷于人事者,善于察言觀色,慣于“投其所好”,覺得“有關系勝于有能力”,認為“人情是主要,工作是次要”,整天一門心思琢磨關系,滿心盤算親疏遠近。有的人在換屆之時不想工作如何出亮點,而一門心思想著拉關系走后門;有的領導干部安排下屬工作不看素質(zhì)看背景;有的人在調(diào)度項目資金時不看實際需求,而是一心要“優(yōu)親厚友”……歸根到底是忘記了黨紀國法,淡化了信念信仰,滿身作風之弊、行為之垢,敗壞了黨風政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明確指出: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黨的十八大以來,正風肅紀大幕已起,崇尚實干大勢已成。無論是越扎越緊的制度籠子、不斷嚴肅的黨內(nèi)生活,還是近幾年來被打破的“小圈子”,鏟平的“小山頭”,都說明“鐵帚”除弊、“明鏡”正形,從嚴治黨已是時代最強音。奉勸侈談人事者,還是多謀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