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下鄉(xiāng)采訪整村脫貧示范村建設過程中,一位村民小組長說:“我們這個自然村的亮化、綠化以及道路硬化工程全部完成,有一戶貧困人家沒有實力搞建設,又不是建檔立卡戶,為此,村里決定,用空心磚把他家圍起來,這樣,上級來檢查就看不到貧困現(xiàn)象了。”聽到這個小組長交流的所謂“經(jīng)驗”后,筆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這種弄虛作假的做法,不僅會傷了貧困戶的心,還是對扶貧政策的落實不力,最終將影響扶貧的進程。
貧困問題不能遮掩,要真正摘除“窮帽”拔掉“窮根”,就需要面對現(xiàn)實,迎難而上。筆者想起了全國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楊善洲。2004年,楊善洲在大亮山植樹造林步入最困難的時候,他的家人與社會都不理解,說他是當“官”當昏了,回家把森林護起來,讓群眾燒柴都不能砍。當時,筆者問他難不難過,他語重心長地說:“我理解他們的心情,我當?shù)匚瘯洠灰f讓群眾生活富裕起來,最起碼的就連喝一口干凈水的愿望都沒有實現(xiàn),現(xiàn)在,我上山種樹,就是做不了大事,但多年后,可以讓他們喝上一口干干凈凈的水。”
以先進典型敢擔當、真落實的作風相比,當前“遮羞棄貧”的做法,恰恰反映了某些黨員干部對“三嚴三實”和忠誠干凈擔當?shù)囊筵`行得還不夠,從根子上說,就是不嚴不實。其一是謀事不實,在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關鍵問題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抓短期容易見效的“顯績”,忽視事關長遠發(fā)展的“潛績”,缺乏久久為功的韌勁和定力;其二是創(chuàng)業(yè)不實,在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拈輕怕重,舍難取易,不敢擔當、不愿擔當、不能擔當,遇到矛盾問題繞道走,只講原則要求,不講具體行動;其三是做人不實,弄虛作假,“遮羞棄貧”,如此不嚴不實的作風,安能確保消除貧困的目標得以實現(xiàn)?
“遮羞棄貧”不可取,弄虛作假更不可取。扶貧事關民生冷暖,更系小康目標,各級政府必須把消除貧困作為第一責任來落實,加強宗旨意識,抓好扶貧工作,這既是自己身為黨員,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是實現(xiàn)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使命。同時,關于扶貧工作的考核一定要實行“回頭看”,嚴查各類弄虛作假行為,確保扶貧工作真正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