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9月7日,臺灣女星林志玲走進保山市施甸縣水長鄉(xiāng)九條溝小學,與學生們一起打羽毛球、玩游戲,并當起老師給孩子們上課。據(jù)悉,林志玲此行是參加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組織開展的“筑巢”公益活動,她本人也向九條溝小學捐助了50萬元人民幣。
可是,卻有眼尖的網(wǎng)友拿林志玲當天的裝束做起了文章:“志玲姐姐穿的鞋子未免太干凈了吧?”“簡直是一塵不染啊”……于是,一些網(wǎng)友把“作秀”的帽子簡單直接地扣在了林志玲身上。本來是真心真意投身慈善事業(yè),卻被攻擊成“作秀”,林志玲已不是第一個被攻擊的明星了。當年汶川地震之后,劉德華默默捐出5000萬,只不過因為對外公布的只有10萬,就被社會指責、質(zhì)疑、逼捐;作為聯(lián)合國親善大使的周迅在汶川地震后第一時間低調(diào)捐款,兩次捐款共30萬元,卻由于媒體誤報只捐了300多元而引發(fā)不小騷動……做公益,被說作秀;捐了款,被說捐不夠;不捐的,又被說成是“鐵公雞”,在當前中國的慈善環(huán)境里,明星做慈善真不容易。
口水是口水,是非皆是非,做人做事,就追求個心懷坦蕩。雖然對于“明星+慈善”的質(zhì)疑一直沒斷過,但也有一大批明星不為所擾,一直不遺余力地投身公益。就像周迅,由其主導的“ONE NIGHT給小孩”公益項目持續(xù)關愛扶持了自閉癥兒童、殘障兒童等一批批特殊低齡的群體;再如女演員江一燕,從2006年起開始在廣西巴馬長洞小學支教8年,并且捐助資金修建學校、校舍、廚房和宿舍;再如韓紅、陳坤等等,也都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帶動更多人付出行動、投身公益。
做公益,明星的個人魅力是一塊招牌,不僅可以擴大公益慈善行為的影響力,帶來熱度、關注度以及實實在在的支持,也帶來思考。因此,高調(diào)的慈善,我們可從明星的身體力行里感受到公眾人物的作用。善心無分大小,高調(diào)的慈善,恰如一道強光,所有的不堪和虛偽,都可以在陽光的照射下無所遁形。畢竟,公眾可通過對這些慈善行為的審視與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那些“諾而不捐”的“詐捐”者,這本身也是對慈善環(huán)境的凈化,對公眾利益的負責。
劉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