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5|91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两根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国产中文精品成人|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男女肉粗暴进来|亚洲免费电影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二区|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暖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动漫,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导航福利国产

logo
要聞云南 觀點 云關注 州市 文體 輻射中心 云視覺 信息公開
首頁 > 州市 > 正文
彌渡花燈別樣“紅”
      發(fā)布時間:2015-07-05 15:52:38   來源:云南日報
分享到:

記者 張彤 攝

美編 劉一飛 制圖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當《小河淌水》經(jīng)典名曲一響起,《小河淌水》的故鄉(xiāng)彌渡花燈就仿佛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在彌渡,花燈文化幾乎融入彌渡人一年四季的民間活動和生產(chǎn)生活中,融入了彌渡人的血液里。“年年有個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彌渡花燈朗朗上口的旋律在村村寨寨一唱響,整個氣氛就熱鬧起來,人們像過節(jié)一樣歡快。五月栽秧唱《大舜耕田》,“我五月栽秧水又深,栽秧打失繡花針……”喝酒唱起《一杯酒》,“一杯酒,滿滿升,妹陪小郎把酒斟,金杯歇在銀盤上,郎一杯來妹一杯……”而且,民間花燈表演活動十分盛行,可謂是“城鄉(xiāng)無處不花燈”。在民間有 “十個彌渡人,九個會唱燈,才進彌渡壩,處處鑼鼓聲”,成為彌渡自古以來就有的旖旎風情。

近日,彌渡縣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xié)會授予“中國花燈藝術之鄉(xiāng)”榮譽稱號,這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份,也是彌渡縣繼2014年12月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縣后的又一個“重量級”榮譽。

彌渡花燈是云南花燈九大派系之一,素有“云南花燈比山茶 彌渡花燈別樣紅”的美稱。在云南花燈大家庭中,獨樹一幟。然而,由于彌渡建縣較晚(1912年),文獻對彌渡花燈的記載極為貧乏,時至今日,對彌渡花燈起源于何時尚無定論。

有的說始于唐宋,至今燈神牌位仍傳承著“大唐德道老郎君”;有的說始于元明,花燈中現(xiàn)仍保留著與明太祖皇后有關的大腳婆角色。但無論是始于唐宋,還是明清,都是說明彌渡花燈源于中原文化,吸收了江南文化,融入了彌渡漢族、彝族、白族的音樂舞蹈元素,從而演繹出屹立于云南花燈之林的彌渡花燈文化。如《孟姜女尋夫》《新十杯酒》與上海的《春調(diào)》如出一轍,《疊斷橋》與江蘇民歌《茉莉花》曲調(diào)相似,《一杯酒》《虞美人》等曲調(diào)則和全國許多地區(qū)的曲調(diào)大致相同,花燈調(diào)《一壓三》的曲式結構、調(diào)式色彩和白族《一字腔》《白族調(diào)》相同,《十大姐》《繡羅裙》等曲調(diào)則富有彌渡山區(qū)濃郁的彝族山歌小調(diào)的韻味。

新中國成立以來,彌渡花燈曾九度登上省級藝壇,七進京城,六次亮相央視。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國家和省州以及部隊文藝工作者,紛紛深入彌渡采風收集花燈音樂,并見諸于國家和省級音樂刊物。1961年、1983年云南省花燈劇團、省群眾藝術館及彌渡縣花燈劇團、縣文化館先后出版的《云南花燈選曲100首》和《云南花燈音樂·彌渡部分》,系統(tǒng)地收錄了彌渡花燈曲調(diào),在黃虹、楊放、袁留安、尹釗等云南著名音樂家的鼎立傳唱推介下,使彌渡花燈走向全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其中,花燈名曲《十大姐》《繡荷包》《彌渡山歌》等蜚聲海內(nèi)外,《雙采花》《梳妝調(diào)》《一壓三》等花燈曲調(diào)在省內(nèi)外傳唱引用。獨樹一幟的花燈藝術使彌渡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花燈之鄉(xiāng)”稱號。2008年6月,國務院將彌渡花燈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12年10月,云南省第二屆花燈藝術周在彌渡成功舉辦。

彌渡花燈基礎廣泛。彌渡人把花燈演唱與龍獅組合表演,稱之為“玩燈”、“鬧花燈”。玩燈的古規(guī)十分考究,縣內(nèi)多數(shù)地區(qū)每年從正月初二開始,至正月十七、十八結束。玩燈的準備階段稱為“團燈”,各村一般由“燈頭”組織燈班,負責籌集資金和召集人員扎裱龍獅,聘請德高望重、擅長表演的民間藝人到燈班主持玩燈的全過程。玩燈前,舉行“接燈”儀式,結束時“謝燈”,祭祀“龍王”、“水神”,祈求一年平安。燈班邊舞邊行叫“過街燈”,在固定地點表演叫“團場燈”。

表演時不分男女老幼,濃妝艷抹,手持各種道具。彌渡花燈最大的特點是無論在街頭和場院演出,均無布景,不分場次;演員表演自如,邊走邊唱邊崴,沒有固定程式,表演比較隨意,生活氣息濃厚。花燈內(nèi)容有排燈開道、龍獅表演,鳳引麒麟、旱船、白鶴、蚌殼、錢鞭、高蹺、云高臺,大唱、小唱等。

“大鼓響,莊稼長”,人們春節(jié)玩燈,是希望新的一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因此,耍龍舞獅唱燈也稱“太平燈”。然而,彌渡縣民間花燈表演藝術活動,就不僅限于在春節(jié)、元宵了。 民間的祭祀活動唱祭祀花燈,蓋新房“墊土”(奠基)表演花燈折子戲,洞經(jīng)音樂也有用花燈唱經(jīng)的。規(guī)模較大的洞經(jīng)音樂會,最后的儀式以唱“簸箕燈”結束,表示功德圓滿,皆大歡喜。

每年密祉元宵花燈節(jié),是國內(nèi)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原生態(tài)花燈燈會,是花燈文化的活化石。密祉是僅有人口1.6萬人的小鎮(zhèn),但在元宵燈會時,村村有燈班,老幼齊上陣,參與演出的人員竟有五六千人。它組織的自發(fā)性,民眾參與的自覺性和廣泛性,以及燈會活動內(nèi)容的豐富性,堪稱“一絕”。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縣30人以上的民間業(yè)余花燈就有416支,這些花燈隊長期活躍在城鄉(xiāng),成為 “永不走的宣傳隊”。

作為專業(yè)院團的彌渡縣花燈劇團,現(xiàn)改制為彌渡縣“非遺”保護傳承展演中心,是唯一的國有縣級文藝事業(yè)表演單位,也是省內(nèi)具有完整建制的5個縣市級花燈劇團之一。自1956年建團以來,搜集、整理、創(chuàng)作、移植了一批優(yōu)秀劇(節(jié))目,如傳統(tǒng)花燈劇《大舜耕田》《趕花轎》《四塊臘肉一只雞》,現(xiàn)代花燈劇《規(guī)劃到鄉(xiāng)》,花燈歌舞《十二月花》《文化貨郎》《小河淌水》《十大姐》《繡荷包》,移植花燈劇《龍江頌》《紅燈記》,新編歷史劇《彝漢情》,古裝花燈劇《求名記》等流傳至今,并在花燈界廣為傳唱。1957年,劇團青年演員楊慶和、吳麗華參加云南省赴京文藝代表團演出的彌渡花燈歌舞《十二月花》,得到首都觀眾的好評,受到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毅、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2001年,劇團赴北戴河進行商業(yè)演出,受到許嘉璐副委員長的親切接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縣花燈劇團先后編寫出《彌渡縣花燈音樂集成》,與省花燈劇團編寫出版了《云南花燈·彌渡部分》,共收入花燈曲調(diào)181首。從此,彌渡花燈藝術走上了普及提高、傳承創(chuàng)新道路。60年來,劇團堅持自帶行李送戲下鄉(xiāng)慰問演出,全體演職人員踏遍了彌渡的山山水水,累計演出1796場,受眾面達68.4萬人次。

上世紀90年代以后,縣委、縣政府先后提出“唱響《小河淌水》,跳紅彌渡花燈”、“建設中國花燈文化大縣,世界《小河淌水》名曲名縣”等的發(fā)展戰(zhàn)略,命名“花燈文化名村”和百戶“花燈世家”,舉辦首屆花燈“十大姐”選美大賽和花燈文藝大獎賽活動。縣花燈劇團創(chuàng)作花燈組合集體舞、花燈健身舞系列,在全縣廣大群眾中迅速普及推廣。最近五年來,劇團打造精品,創(chuàng)作了優(yōu)秀劇目《正月十五鬧花燈》和《山村醫(yī)生》。在參加全省“花燈藝術周”、“新劇目展演中”屢獲大獎,在云南省文藝界呈現(xiàn)出“彌渡花燈文化現(xiàn)象”。

2008年9月,彌渡縣啟動了“花燈民歌進校園”工程,把《花燈民歌音樂》作為全縣中小學生的必修課,把花燈健身操、健身舞作為校園文化的主要內(nèi)容。該工程實施7年來,共有30多萬人次中小學生接受了彌渡花燈民歌音樂知識和表演技能的教育。2013年該縣還命名了100名花燈民歌文化傳承人,每人每年給予500元的傳承補助經(jīng)費。

彌渡花燈一路走來,散發(fā)著泥土芬芳,植根當?shù)厝罕姡谠茙X大地上絢爛綻放。

李悅春 李武華 

責任編輯:張碧玉
云南日報網(wǎng) 滇ICP備11000491號-1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報報業(yè)集團 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云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71-64166935;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3120170001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wǎng)絡110報警服務 可信網(wǎng)站身份驗證 網(wǎng)監(jiān)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