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升起,山里的霧氣還沒消散,白永祿家就迎來了第一批客人。
那里村位于元陽縣丫多河畔,這里的群眾喜愛使用土陶制品,生活中的鍋碗瓢盆都離不開土陶,連房屋上的裝飾品也用土陶燒制。白永祿的母親做了一輩子土陶,在當地頗有名氣。2013年,白永祿將家里一幢老屋改造裝修后當作展覽館,把母親制作和收集到的數百件土陶制品陳列起來,供游人免費觀賞。
元陽縣委、縣政府在發(fā)展梯田旅游的同時,不斷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化的開發(fā)力度。那里村順勢而上,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在每年12月12日舉辦“土鍋文化節(jié)”,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沉寂已久的那里土陶走到了世人面前。
村民李秀芬正忙著制作那里土陶:舂土、篩選、和泥、捏制、盤條、成型、拍打、印制花紋、焙燒……一團沒有生命的泥土,在她的手中仿佛有了靈性。“僅僅依靠手工制作,一天做不了幾個,但那么多人喜歡,不愁銷路,我們真是高興。”李秀芬說,“僅出售土陶一項,我家每年就有四五萬元收入。”
“現在土陶產業(yè)才剛剛起步,村里已有10多家開辦了手工作坊。”村民小組長阮國林介紹,在縣文化館幫助下,那里村準備修建文化傳習館。阮國林說:“作為那里人,我們有責任,把千年的古陶傳承好發(fā)展好。”
云南日報 記者 李樹芬 通訊員 張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