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既是我們傳統(tǒng)的元宵節(jié),也是“學雷鋒紀念日”。時代在變,學習雷鋒的內涵也應該與時俱進。在筆者看來,學雷鋒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可以擠出大塊時間,用財富幫助別人、實施公益;即便條件有限,我們仍可以盡己所能,在方便之時將援助的雙手、溫情的笑臉、支持的眼神,伸向微弱者、困難者或需要救助的所有人。
“雷鋒需要仰望,但他就在你我身邊。”雖然有時援助和愛心不是物質的,僅是一個表情、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但我們力所能及地做了,就體現(xiàn)出樂善好施的情懷,是一種實實在在、可觸可摸、人人可及的雷鋒精神。
不要忽略這種精神和道德的“厘米推動”,每個人的臉上都笑起來了,我們就是一個歡樂的海洋;每個公民都熱情起來了,我們就是一個溫暖的國度。當愛和友善匯成浩瀚的海洋,國民素質就能大幅提升,量變達成了質變,整個社會互幫互助的氛圍就能保持。
令人稍感遺憾的是,弘揚雷鋒精神,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一些機關單位開展的學習活動,總愿意在轟轟烈烈上下功夫,以圖媒體關注、上級表揚,以致出現(xiàn)敬老院的老人“被愛心”十幾輪的尷尬新聞。當我們過分放大和在意這些表演、作秀時,學雷鋒就容易陷入形式主義的怪圈,雷鋒精神難免遭到誤解和曲解。
今天繼續(xù)弘揚雷鋒精神,應該將學雷鋒活動推動為一種生活常態(tài),更加關注細小行為的養(yǎng)成,及其對于栽培國民精神、民族品格的重要性。讓崇高的精神和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讓更多人切實感受到雷鋒并不遙遠,學習和踐行雷鋒精神不需要多么宏大華麗的外表,而是體現(xiàn)在一些觸手可及的小事和力所能及的愛心、友善之中。
雷泓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