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官場中的“山頭主義”和“圈子文化”受到輿論高度關(guān)注。“山頭主義”和“圈子文化”的背后其實是一種附庸思維——不論實際情況如何,總想著去跟對人,甚至認為這比工作成績、個人表現(xiàn)都重要。
人在社會上生存活動,避免不了會在不同的環(huán)境內(nèi)認識交往各類人,同學(xué)、戰(zhàn)友、老鄉(xiāng),甚至包括微信“朋友圈”,都可以稱之為一種圈子,本無可厚非。但是當有些人為達某種目的,帶有特殊想法,大搞不正常的“圈子”交往時,就會令本來真摯的感情蒙塵,正常的交往變味,搞亂、帶壞“朋友圈”。事實證明,脫離制度規(guī)范的小“圈子”是靠不住的,不僅容易出問題,而且出了問題后往往是“樹倒猢猻散”,個人顧個人,再也不見往日那般“你好我好哥倆好,稱兄道弟一家親”的模樣。
人無論在哪,都要找得準方向、看得清道路,才能立得住腳跟,走得穩(wěn)健踏實。
刁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