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shù)榭h把抗震救災作為廣大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生動課堂,作為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的有效載體,作為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現(xiàn)實考場。在大災中,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和密切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觀念在一線經(jīng)受了檢驗和考核。
以災區(qū)為鏡召開“帳篷”專題組織生活會,在一線找準黨組織軟弱渙散的問題。面對災情,魯?shù)榭h各級黨組織把抗震救災與教育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災區(qū)當作鏡子,認真對照在抗震救災工作中涌現(xiàn)出來的李善云、唐正云等先進典型,實事求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找準查實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普遍存在的問題。
緊急馳援添加動力,在一線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面對地震造成重災區(qū)52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嚴重受損的現(xiàn)狀,縣委及時成立了魯?shù)榭h6.5級地震抗震救災臨時黨委、縣委組織部指導各鄉(xiāng)鎮(zhèn)、各方救援隊伍成立抗震救援臨時黨支部57個,組織7584名黨員干部進村入戶,開展工作。
陽光發(fā)放救災款物,在一線解決決策不透明的問題。建立健全救災款物信息公開制度,嚴格程序,對物資接收和發(fā)放登記臺賬等,把公開透明原則貫穿于抗震救災、災后恢復重建資金物資管理使用全過程,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檢驗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一面鏡子。
同時,將正風肅紀關口前移,在一線監(jiān)督辦事不公的問題;讓群眾參與查災核災,在一線樹立基層黨組織號召力。
記者 蔡侯友 實習生 李鈺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