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傈僳族還是納西族,誰家有了難事,大家都來幫把手。有時大人忙得沒時間照顧孩子,就去別家吃飯。”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康普鄉(xiāng)岔枝村委會藏族群眾扎史尼瑪一句話道出了當地各民族團結和諧的情景。
少數民族占總人口88.5%的迪慶藏族自治州,是全國民族成分最多的藏族自治州之一,是藏族、傈僳族、納西族、白族、彝族等11個少數民族共生共榮的幸福家園。
近日,記者走進岔枝村委會,明顯感受到家庭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正能量,正在這塊熱土上傳遞。
德欽縣佛山鄉(xiāng)藏族小伙扎史尼瑪剛和漢族姑娘王芳結婚時,雖然生活習慣不同,但漸漸地與岔枝村各族群眾融為一體。“我家6口人,家里有漢族、納西族、藏族。盡管民族不同,但大家彼此尊重、相互關心、和睦相處。”王芳說。康普鄉(xiāng)黨委書記楊正祥自豪地說:“康普聚居著傈僳族、藏族、納西族和漢族,這種民族大融合的家庭在這里十分普遍。”
近年來,迪慶州在實施“藏區(qū)高原農牧民學生救助工程”、“農牧民定居工程”、“全民健康工程”、“特困農民、城鎮(zhèn)困難家庭和困難僧侶最低生活保障工程”、“農村民居抗震安居工程”和邊疆解“五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每年9月確定為“民族團結進步月”,9月12日確定為“民族團結進步日”,以民族團結進步月(日)為載體,在全國率先舉辦了以民族團結進步為主題的民族團結節(jié),而且還建設了上橋頭等19個基礎設施完善、民族關系和諧、村容村貌整潔、經濟發(fā)展良好的“民族團結示范村”和“民族團結示范社區(qū)”,特別是依法治州經驗已成為我省民族工作的“六大經驗”之一。
如今,不同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平等相處在該州已成為常態(tài)。《關于把迪慶建設成為全國藏區(qū)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wěn)定示范區(qū)的實施意見》,又提出了從經濟、民生、文化等11個方面實施示范,力爭到2020年全面建成全國藏區(qū)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wěn)定示范區(qū)。
記者 尤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