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永平縣水泄鄉(xiāng)阿波小學校園,一間綠頂、無壁的小小“房間”特別惹眼。屋外,一扇寫有“開水房”的紅漆大門前,綻放著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屋內(nèi),3排63條花花綠綠的毛巾整齊列隊,歡迎 “迎面立正”的兩個6層盆架。“這歸功于‘熱水行動’,要不是它,孩子們的笑臉沒有這么燦爛。”53歲的校長郭李貴滿臉幸福笑容,言語間充滿著愛。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永平縣各級黨委、政府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人大代表劉國棟等積極建言:寄宿制學校學生長期飲用生水,既不衛(wèi)生,也不健康。到了冬天,學生用冷冰冰的自來水洗腳、洗臉、洗頭,容易生病。永平縣高度重視,投入近50萬元財政資金啟動“熱水行動”,各鄉(xiāng)鎮(zhèn)、縣級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踴躍參與,有的直接向?qū)W校捐贈熱水供應設(shè)備,有的通過縣慈善會賬戶捐款。云南實力集團將缺水最嚴重的阿波小學作為第一站,投資13萬元為學校鋪設(shè)了2000多米引水管道,建設(shè)了20立方米水池,捐贈了3組太陽能熱水器、1臺電熱水器和80個水杯。如今在永平,像阿波小學這樣的學校已有38所。按計劃,上半年全縣“熱水行動”將實現(xiàn)全覆蓋,到時90所中小學校、22052名學生將徹底告別一年四季喝生水,數(shù)九寒天冷水洗漱的歷史。
“過去由于缺水,加上彝族同胞的生活習慣,整個冬季下來,學生大多變成了黑手、黑臉、黑脖子,一個星期洗一回腳,而且還是周末回家燒水洗。”擔任阿波小學校長已是13個春秋的郭李貴回首過去記憶猶新,看著現(xiàn)在的情景高興地說:“自從有了太陽能熱水器,學生統(tǒng)一在下午6點30分到50分洗漱,個個變得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現(xiàn)在,教師很少為學生肚子疼腹瀉缺課影響教學而牽腸掛肚,學校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穩(wěn)步提高。”
(記者 李銀發(fā) 通訊員 楊福軍 肖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