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普(普立)宣(宣威)高速公路普立特大橋施工工地,隨著發(fā)令員的點火口令,兩枚火箭成功地將先導索拋送到對岸。至此,普立特大橋建立了空中施工便道,大橋從下部施工轉為上部施工,為2015年5月完成大橋建設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悉,拋送先導索、牽引架設拽拉鋼纜是懸索橋進入上部結構施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拋送先導索后才能架設空中施工便道。目前國內外懸索橋施工大多采用直升機牽引、船舶運送、人工拽拉及火箭拋送等方法輸送先導索。普立特大橋由于地處干溝干谷,兩岸跨度大、峽谷谷底距橋面深、地勢陡峭、地形起伏大、峽谷中氣流變化無常等原因,采用直升機牽引、船舶運送、人工拽拉均不適宜。而采用火箭拋送法不僅成本低,安全可靠,精確度高,還可節(jié)省工期。
本次火箭拋送是將用棉絲繩制成的先導索和火箭筒連接,由宣威岸發(fā)射到普立岸,棉絲繩自由端長度大于20米,主要起到緩沖作用,棉絲繩總長1350米,待發(fā)射系統(tǒng)各部件裝配正確,發(fā)射架設置為32度夾角,通過電子打火經發(fā)動機點火,使火箭發(fā)動機拖載工作索飛行到對岸。火箭到達對岸后,落彈點工作人員立即將跨岸的先導索進行固定,利用塔吊將棉絲繩吊運至兩岸塔頂形成引索,利用引索牽引鋼絲繩跨溝逐步形成20毫米的鋼絲繩導索牽引系統(tǒng)。經過上述兩道工序后,即可開展大橋上部結構施工。據悉,這是我省首次實施火箭拋送先導索技術建大橋。
(通訊員 李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