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活中最常用的調料,大蒜我們經常吃,而黑蒜呢?可能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就不太熟悉了。其實,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保健意識增強,被稱為“血管清道夫”的黑蒜也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在昆明市富民縣東元生態(tài)食品加工園,我國西南地區(qū)唯一的黑蒜加工企業(yè)——云南彌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公司)從日本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進行本土化創(chuàng)新后用于黑蒜生產,產品不但暢銷國內,還遠銷到了歐美和東亞國家。
黑蒜是采用源于日本的獨特技術,用新鮮的生蒜,帶皮在高溫發(fā)酵箱里發(fā)酵45天制成的食品。經過長時間的發(fā)酵,大蒜中原有的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分解為果糖,大蒜由原來的乳白色變成黑褐色,這就是黑蒜名字的由來。大蒜本身就是非常好的食品,發(fā)酵后抗氧化、抗酸化功能提高了數十倍,因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和藥物成分,是一種純天然健康保健食品,保健效果更加突出。
“我們從日本引進設備和技術,根據生產實際進行改良,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生產技術優(yōu)勢,目前正向國家申報5項專利。”公司負責人介紹,引進設備和技術本土化創(chuàng)新的結果就是生產實現全自動化,對溫度、濕度的控制較為精準;自動除臭技術能在發(fā)酵過程中袪除大蒜原有的辛辣味;利用云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進行加溫,降低了能耗,節(jié)約了成本。“好原料、好技術、好設備是生產優(yōu)質黑蒜的三個重要條件。”公司負責人說,云南獨蒜享譽全國,要利用好這一資源優(yōu)勢。同時,目前公司和云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開展了緊密的科企合作,在全國范圍內收集資源,從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江蘇等地引進品種進行研究,選育適宜云南種植的大蒜新品種,對農戶進行高產栽培技術培訓。通過打造“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民”產業(yè)鏈,為云南黑蒜生產奠定優(yōu)質的原料基礎。
盡管才剛剛起步,但公司生產的黑蒜產品已經在全國各地銷售,還約有30%的產品銷到了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目前,我國黑蒜的國際市場認知度還不夠高,加上生產周期長,產量低,價格高,導致黑蒜產品供小于求,出口之路上困難還不少。”公司負責人和省農科院經作所大蒜專家認為,當前要提高黑蒜生產技術的科技含量,針對市場需求開發(fā)深加工產品,加大宣傳,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推動黑蒜出口。
記者 陳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