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結束后又該怎么辦?只有形成長效化的健全制度,常態(tài)化的有效管理
近段時間,各大媒體都在廣泛報道各地干部轉作風下基層與群眾交心,少不了收集意見幾百條、幾千條甚至幾萬條。這看上去是件好事,說明我們的干部真正俯下了身子,真正豎起耳朵在傾聽群眾的心聲,干群關系拉近了。
但如果不是近段時間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如火如荼地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力整治“四風”,這么多意見還會冒出來嗎?如果不是因為開展教育整治活動,群眾就一直沒有意見嗎?
實踐證明,只有始終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體地知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要求,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實踐同樣證明,轉作風、下基層與群眾交心談心,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解決群眾的煩心事,不能靠一陣風似的活動,群眾最反感的就是“雨過地皮濕”、一陣風后一切“濤聲依舊”。
確實,凡是搞活動,總有結束的時候,活動結束后又該怎么辦?只有形成長效化的健全制度,常態(tài)化的有效管理,讓群眾的意見和問題時時都能找到該負責的部門解決,都能找到該擔當?shù)南嚓P工作人員辦理,切實讓群眾的煩心事不斷減少,才表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