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寧“10·14”事件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引起廣泛關注。事件發(fā)生后,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昆明市迅速采取果斷措施,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展開事件調查,依法依規(guī)追究相關責任人。目前事件正在積極穩(wěn)妥地進行處理,為最終公平公正地處置事件打下了堅實基礎。這一事件,教訓極為沉痛,值得深刻反思。血的代價警示我們,只有堅定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依法辦事原則、堅決維護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才能順應人民群眾的意愿和關切,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這起事件,表面上看是由利益糾紛引發(fā),根子卻是群眾訴求長期得不到正視、各種矛盾長期積累得不到妥善解決而導致的結果。這不僅折射出基層組織建設的薄弱、領導干部作風的漂浮等現象,更暴露出群眾路線踐行不到位、群眾工作能力不強、干部群眾法治觀念淡薄等深層次的癥結問題。要杜絕此類問題發(fā)生,我們必須樹牢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帶著化解矛盾困難的勇敢擔當,深入整治一切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要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群眾工作水平,將矛盾化解在萌芽、問題解決在基層,始終站穩(wěn)群眾立場,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晉寧事件的教訓是慘痛的。反對暴力、嚴懲犯罪、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黨和政府、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以任何理由逾越法律底線、挑戰(zhàn)法律權威。尤其是對該事件中嚴重擾亂社會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行為,必須依法打擊絕不手軟。做好新形勢下社會治理工作,只有通過法治的途徑,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各類沖突,走出現實中面臨的諸多治理困境;維護群眾根本利益,必須高舉法治大旗,樹立法治觀念,以法律作為基本遵循構建不同利益主體的溝通、對話、協調機制,建立健全基層民主機制和民主科學決策機制,完善重大事項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機制,完善矛盾排查、群體性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營造出全社會崇尚法治、信仰法治、依靠法治的良好氛圍,在法治的軌道上解決現實中的所有矛盾沖突。
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是改革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倍加珍惜、自覺維護。痛定思痛、舉一反三。我們要深刻吸取這一事件血的教訓,各級黨員干部更應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底線意識,進一步踐行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夯實基層基礎,切實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的能力,切實維護群眾利益,鞏固全省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