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剛
文化與價值觀密不可分。任何文化都離不開價值觀這個內核,否則,文化就失去靈魂;同樣,任何價值觀都以文化作為根基,否則,價值觀就成為空洞的口號。牢牢把握文化與價值觀的辯證關系,對于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分重要。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面對多姿多彩、璀璨奪目、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面對觀點紛呈、學派林立、流派雜陳的中華文化,我們如何把握?如何理解?最為重要的是,要把握貫穿其中的價值觀。價值觀是文化之魂,是中華文化發(fā)展之綱,是中華文化的主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價值觀作為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決定了中華文化的獨特精神標識,也決定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追求。中華文化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它的價值觀;中華文化最深遠的影響,也是它的價值觀。價值觀是什么?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中華文化實質是“德文化”;價值觀也是一種精神,就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永恒的主題。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價值觀的根基。價值觀不是憑空而立、憑空而來的,文化對于價值觀的確立和弘揚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我們講文以載道,文就是文化,道就是價值觀。離開道,文無以存在;離開文,道無以傳播。我們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就是用文化之中蘊含的價值觀來教化人、培育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于培育和滋養(yǎng)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tǒng)、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他還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的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yǎng),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把握好文化與價值觀的關系,有兩點十分緊要。
一是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對待傳統(tǒng)文化,我們有個取舍問題,取其精華、舍棄糟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取舍的標準,就是看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我們要大力弘揚。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就要加以摒棄。
二是要緊緊圍繞核心價值觀進行文化建設。搞文化建設不能丟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靈魂。一定要形神兼?zhèn)洌瑥娀杲◇w。要強調文化的教化功能、德育功能、審美功能、益智功能,寓教于樂、寓德于文。那種“去道德化”、“純娛樂化”、“娛樂至死”的文化觀點,將導致文化建設的價值缺失,導致文化將喪失其崇高、喪失其真善美,淪落為低俗、庸俗、媚俗。
總之,文化與價值觀互為依存、相輔相成。要讓核心價值觀貫穿文化建設始終,要通過文化建設傳播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