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烏拉圭人路附近的小商品市場里選購圣誕商品。新華社發(fā)
圣誕連著新年,節(jié)日氣氛漸濃。根據新華社駐外記者的長期觀察,在西方這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jié)日季,從節(jié)日商品、節(jié)日旅游,到節(jié)日文化,正體現出越來越濃的“中國味”。
中國制造助力圣誕經濟
眼下西方的圣誕市場已離不開中國產品。以美國為例,“中國制造”目前在美國覆蓋面極廣。無論是老牌商場,還是工廠直銷的奧特萊斯店,很大部分商品都產自中國,不少國際名牌的全線產品都是中國制造。禮品店里,馬克杯、各式精美項鏈、手鐲產地多為中國,親朋好友間承載濃濃祝福的禮品盒和傳情達意的賀卡也多是中國造。有西方媒體稱,中國產品已成了美國圣誕節(jié)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盡管西方生活中已經充斥各類“中國制造”,但對于這些產品,很多人仍有成見,即中國工廠只能大量生產廉價的一次性產品,并且這些商品都出自小作坊。
事實上,中國商品的價格正在不斷上揚,價值也在攀升。這是中國制造業(yè)從低端向高端轉移升級以確保長遠競爭力帶來的必然結果。
中國游客拉動圣誕消費
如今中國人正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游客,2012年在境外游期間總共消費1020億美元。在圣誕節(jié)這個傳統的節(jié)日里,西方的酒店、商店和政府都在極力吸引中國游客,以助力本國經濟復蘇,例如:把粥和餃子加入早餐菜單、向來自中國的游客發(fā)放象征好運的紅包、提供能說流利漢語的導購、中文的產品說明和購物指南。
代表倫敦購物區(qū)中心600家零售商的新西區(qū)百貨公司表示:“中國購物者促進了大賣。”中國訪英游客人均消費達到1676英鎊(約合2674美元),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
為方便游客支付,倫敦塞爾福里奇、哈羅德等多個百貨公司都已接受中國銀行卡。倫敦西區(qū)的商店也設立了中國導游接待處,鼓勵他們帶游客到店內消費,以獲得傭金。
中國元素融入圣誕文化
在享受“中國制造”的禮品,向中國游客推銷商品的同時,中國文化也越來越融入到西方人的生活當中。
為慶祝即將到來的中國農歷馬年,美國財政部造幣和印鈔局在圣誕節(jié)前就開始發(fā)行中國馬年限量版“吉利錢”。每年“吉利錢”的設計都力求突出濃郁的中華文化特色。
2014年農歷馬年“吉利錢”紙幣面值1美元,紙幣序列號皆以中國人中意的“8888”開頭。紙幣收藏在一枚大紅套封中,套封外面印有金馬騰躍圖案,旁邊印有中英文“吉利錢”字樣和中文“馬到成功”。
展開后,套封內側上方印有一匹彩色駿馬,馬身繪有中文“福”字,圖案旁分別印有中文“如意”和“福祿壽喜臨門,金銀財寶齊來”字樣,并以英文介紹十二生肖文化及數字“8”的吉祥寓意。封套內側下方居中展示“吉利錢”,上書中文“恭喜發(fā)財”。據介紹,本款馬年“吉利錢”總計發(fā)行88888套。
美國財政部官員羅茜·里奧斯說,發(fā)行十二生肖“吉利錢”既是貨幣發(fā)行活動,也是文化活動,財政部很高興借這一方式與美國華裔及整個亞裔社群慶祝農歷新年,希望馬年能給人們帶來成功和繁榮。
新華社記者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