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石林彝族自治縣歷史上著名的“倒許運動”70周年,石林縣委、縣政府以此為契機,組織開展“七個一”廉政文化進(jìn)校園活動,牢固樹立“反腐也是救國,廉潔就是愛國”的理念,努力把廉政教育融入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工作和生活中。
22日,石林縣紀(jì)念“倒許運動”70周年圖片展正式開展。當(dāng)天,石林縣還組織全縣實職正科以上領(lǐng)導(dǎo)干部再次來到中國唯一的遺臭碑前閱讀碑文,以史為鑒,自警、自省、自勵,開展廉政警示教育。
石林縣有著富有特色的廉政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兩碑”:一是為貪官許良安所立的“遺臭碑”,二是為清官陳先溶所立的“去思碑”。1943年,石林縣在中國共產(chǎn)黨民主浪潮的鼓舞下,發(fā)生了被聞一多先生稱為“小五四運動”的“倒許運動”,趕走了國民黨貪官縣長許良安。后來,石林各界人士為許良安立了一塊“遺臭碑”警示后人,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塊貪官碑。而“去思碑”,則是為了頌揚清光緒年間路南(今石林縣)離任知州陳先溶勤政愛民,廉潔自守功績而立的功德碑。
“石林縣每屆新當(dāng)選的班子上任時,都要到‘遺臭碑’和‘去思碑’前開展廉政勤政教育,這次廉政教育既是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努力實現(xiàn)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求的積極響應(yīng),也為加快建設(shè)美麗石林、幸福彝鄉(xiāng)保駕護航。”石林縣委書記王冰表示。
(記者 余紅 通訊員 黃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