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的狂歡,喚醒了一座城市,更喚醒了人們對生活和生命的感受力
一夜的飛雪冰封了春城,第二天醒來撞見銀裝素裹的世界,人們心里仿佛開出了一朵花。微信朋友圈、微博是滿屏的雪景,在街上偶遇造型各異的雪人,旁觀追逐打鬧的雪仗……雪,引發(fā)了城市的狂歡,成了新聞。北方城市的第一場雪成為新聞,在于說明天氣變化的節(jié)點(diǎn),但當(dāng)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遇上一場雪,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冰涼的雪提升了城市的熱度,點(diǎn)燃了城市的激情,好似昆明就需要這樣一場雪。我想,從城市性格的角度來說,這應(yīng)該是成立的。
夏無酷暑、冬無嚴(yán)寒,年溫差較小,昆明擁有四季如春的氣候。溫和的氣候天然地幫助生活在這里的人回避了很多生活的艱辛,比如在寒冷天氣里,當(dāng)溫暖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就逼迫人要適應(yīng)寒冷、耐受寒冷,還要自己找柴生火,才能不受凍挨餓;在炎熱中,要擁有陰涼避暑之地,需要未雨綢繆,要么提早種樹木,要么挖地窖,甚至要考慮食物的貯藏。而生活在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就不一樣了,無須耐受寒冷炎熱,就能享受氣候帶來的安逸,而這也造就了城市溫吞吞的性格。
雪在春城是稀缺的,人在溫和的氣候中感受不到嫩芽破土的春的生機(jī),驕陽下樹木招展的夏的火熱,風(fēng)卷殘葉的秋的蕭瑟,大雪冰封的冬的肅殺。雪中的狂歡,喚醒了一座城市,更喚醒了人們對生活和生命的感受力——感受變化,感受寒冷,才能更加珍惜溫暖。
把北方掛雪的枯枝和春城掩映在綠葉中的雪景相對比,有沒有讓身處其間的人們意識到自己擁有的可貴資源?當(dāng)昆明下雪成為全國的新聞,昆明人能否從中思考這對自己身處的城市意味著什么?
一場雪是一種變化,更是一個(gè)契機(jī),它讓人們明了,安逸閑適并非永恒,溫吞吞的做派亦不能對抗寒冷,只有做好適應(yīng)變化的準(zhǔn)備,因時(shí)而動(dòng),循勢而動(dòng),才能沖破觀念和現(xiàn)實(shí)的桎梏,迎來一輪輪的蛻變與新生。
朱婧